肥槽,是指為提供作業面而多開挖的那一部分,對于管道檢查井而言,是檢查井外壁至基坑邊之間的空間。該空間分為兩塊:一為進井段管道下方空間,二為其余空間。后者因打夯壓實操作條件較好,近年用6%灰土分層夯填,質量控制較好,本文不作討論,主要談談前者。
工程實踐中,有時由于管理人員忽視、技術交底不到位、現場督促檢查不到位等因素造成肥槽部位回填施工質量未得到有效控制。由此而造成的危害是:管體下方空虛,下方土體不能與管體形成密實充分接觸,無法對管道形成有效支撐。在此局部范圍來看,道路上部傳遞擴散至管道結構的道路結構恒載和行車活載完全由管道結構承受。管道兩端分別是堅實的檢查井井壁和未擾動的原狀土體,管道結構實際受力狀態相當于一段“短梁”,在管道結構內部產生很大的剪力和彎矩,超過管道的承受極限后,造成管道結構開裂、破壞或產生過大塑性變形,喪失管道正常的使用功能,出現嚴重的漏水現象。這種漏水現象如果短期內不被發現并得到修復處理,加之管體周邊為砂土等抗沖刷能力較差土層時,極易形成路基下方掏空,繼而造成路面塌陷的嚴重次生危害。
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嚴格驗收,確保肥槽回填處理質量,對保證管道結構安全、正常使用和整體道路工程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義。對此,相關標準中也早有規定,《02S515排水檢查井圖集》總說明中施工注意事項第7條規定:“若支、干管基礎落于井室肥槽中時,肥槽必須進行處理。其做法:用級配砂石、混凝土填實。”
在永寧北路的肥槽施工過程中,我們采用級配砂石回填,質量情況較好。當然,情況允許的話,較好的做法主要有兩種:一、井基就位后砌井壁至管道標高,立側模澆混凝土至管道平基,然后排管、繼續砌井;二、先排管到位,后立模澆筑管體下方填充砼,并充分振搗確保填充密實。 |